烟花三月下扬州

故人西辞黄鹤楼,烟花三月下扬州。

上个月刚逛完黄鹤楼,正值农历三月份,于是决定下扬州,赏春景!

故人西辞黄鹤楼,烟花三月下扬州。
孤帆远影碧空尽,唯见长江天际流。
————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》

行程安排:

  • D1,4/17周六:个园,何园
  • D2,4/18周日:瘦西湖,大明寺,汉陵苑

实际行程:

  • D1,4/17周六:何园
  • D2,4/18周日:瘦西湖,大明寺,个园

Day1-何园

本来计划第一天逛完何园和个园的,后来发现自己还是年轻了,以为只是一个普通的周末,和清明假期错开了,没想到大家都是趁着农历三月来扬州旅游,人山人海。这就是传说中的疫情平静后的「报复性旅游」吗?

4月份的扬州,天气更像是夏天般炎热,而非春天般温煦,中午阳光非常晒。就在这样的天气,旅游人潮涌向何园(又名:寄啸山庄)那小小的门,让人看着想咆哮。

倚南窗以寄傲,审容膝之易安。
...
登东皋以舒啸,临清流而赋诗。
————《归去来兮辞》

何园,江苏扬州徐凝门街66号,又名”寄啸山庄“,是一处始建于清代中期的中国古典园林建筑,被誉为“晚清第一园“。何园由清光绪年间何芷舠所造,片石山房系石涛大师叠山作品。

正值琼花(扬州市花)盛开的季节。琼花,又名聚八仙花、叶下莲、金钩莲,于每年的4至5月开花,花色洁白,大如玉盘。每朵琼花的构造是由周边八朵五瓣大花环绕中间白珍珠般的小花,簇拥蝴蝶似的花蕊。
在宋代,琼花(九朵五瓣花)和八仙花(八朵五瓣不孕花)这两种名花同时存在,自元代开始,古琼花在世间消失,聚八仙花被叫做了琼花。
古琼花被誉为中国的千古名花,极富盛名。古琼花偏爱扬州,扬州琼花天下无双,有“唯扬一株花,四海无同类”之说。古琼花在700多年前,南宋亡国时,扬州琼花也随之“香消玉损”,不复存在。之后,有道士在扬州琼花观的琼花台上栽种了与琼花相似的聚八仙,作为古琼花的替代品,聚八仙从此被叫作了琼花。

维扬一株花,四海无同类。
年年后土祠,独比琼瑶贵。
————《琼花》韩琦

最近正好在听音频讲宋史,北宋前期执政清明,名臣、贤臣、能臣数不胜数,韩琦韩大相公在其中就很有特点。19岁进士一甲第二名(王尧臣状元及第,同年还有包拯、文彦博等),后来有与范仲淹一起在西北抵御西夏,最后成了文臣里有军功,武将里有文采的能臣。不过韩琦的槽点也很多,战略眼光没有范仲淹高(对西夏战略),对待武将没有范仲淹谦和(韩琦对狄青),政治觉悟也没范仲淹高(对变法的态度)。不过,与宋朝第一人范仲淹(“仰止范文正,宋朝第一人”)比较,对韩琦或许有些不公平。

提到扬州与韩琦,就不得不说一下「四相簪花」这个典故。韩琦任扬州太守时,官署后花园中有一种叫“金带围”的芍药一枝四岔,每岔都开了一朵花,而且花瓣上下呈红色,一圈金黄蕊围在中间,因此被称为金缠腰,又叫金带围。此花不仅花色美丽、奇特,而且传说此花一开,城中就要出宰相。当时,同在大理寺供职的王珪、王安石两个人正好在扬州,韩琦便邀他们一同观赏。因为花开四朵,所以韩琦便又邀请州黔辖诸司使前来,但他正好身体不适(这哥们错了一辈子最大的好运),就临时请路过扬州也在大理寺供职的陈升之参加。饮酒赏花之际,韩琦剪下这四朵金缠腰,在每人头上插了一朵。说来也奇,此后的三十年中,参加赏花的四个人竟都先后做了宰相。曾任扬州司理参军的北宋科学家沈括,将这个故事记载在他的《梦溪笔谈·补笔谈》中。

扬州园林整体都不大,但是细节非常的多。例如园林花窗,各式各样各不相同。园中花窗,虚虚实实,漏而不尽,诱人探幽。走在狭长的走廊上,花窗直接开拓了空间视觉,让人可以欣赏都内外的景致。(听说这个窗户对面,就是小姐们的闺房)

成群结队的游客,排着队在玉绣楼参过小姐们的闺房。中国传统的卧室见的多了,但这几间卧室很独特,是一百多年前采用欧式家居的布置,是中国私家园林中最早的欧式风格建筑。玉绣楼,前后两座砖木结构二层楼,既采用中国传统式的串楼理念,又融入西方的建筑手法,如采用法式的百叶门窗、日本式的拉门、法式的壁炉、铁艺的床等等。没想到在光绪年间,有钱人家的大小姐就已经可以住在这么洋气的欧式卧室中,家居是世界各地最先进的,也接收着国外的美术和音乐教育(隔壁有一间画室,一间钢琴室)。

据说园林的假山也非常有名,但我实在看不懂…

水中月是片石山房中假山丘壑处的一道奇观。白天池水映中有一轮明月,且随着观者视角变化(在湖边来回走动即可)有阴晴圆缺之异。原为叠石后的墙上一处孔隙,随视角不同被叠石遮掩。

同样也有镜中花,在湖畔边种植着鲜花,远处有一面镜子,和周围的花窗无异,远远可以看到镜中的湖水与鲜花。很难让人分辨,看到是镜中景色,还是花窗漏出的景观。“一个是水中月,一个是镜中花”,让人如同身处太虚幻境一般。(可惜周围没有小仙女们 :-)

下午逛完何园,已经到五点多了,个园已经闭园了,只好作罢,留到明天再去逛个园。

Day2-瘦西湖

第二天一早起来,就赶着去瘦西湖,连早茶也没吃。无他,就是想错开旅游人潮。(后面证明这个选择非常正确,等到游历完瘦西湖的时候,一批批的游客开始蜂拥而至)

瘦西湖其实是扬州城外一条较宽的河道,最初在清朝康熙年间名为保扬河,嘉靖时称为保障河。原是唐罗城、宋大城的护城河遗迹,南起北城河,北抵蜀冈脚下,明清时期,许多富甲天下的盐业巨子纷纷在沿河两岸,不惜重金聘请造园名家擘画经营 ,构筑水上园林。乾隆极盛时期沿湖有二十四景。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均六次南巡来此,对这里的景色赞赏有加。
清嘉庆二十年(1815年)后,扬州盐业衰退,湖上园林也逐渐萧条荒废。此后这里又经历了太平天国时期的战乱,残破不堪,光绪年间恢复了一小部分五亭桥,小金山。

瘦西湖名称的来历,是乾隆年间寓居扬州的诗人汪沆的一首感慨富商挥金如土的诗作。瘦西湖的特点是湖面瘦长,蜿蜒曲折,“十余家之园亭合而为一,联络至山,气势俱贯。”

垂杨不断接残芜,雁齿红桥俨画图。
也是销金一锅子,故应唤作瘦西湖。
————《瘦西湖》



可惜没有坐船游览,不然可以像这位大哥一样,站在船头,沿岸的美景尽收眼底。和瘦西湖真的的零距离接触。

框景是建筑艺术园林构景方法之一,空间景物不尽可观,或则平淡间有可取之景。利用门框、窗框、树框、山洞等,有选择地摄取空间的优美景色,形成如嵌入镜框中图画的造景方式。找到一个绝佳的框景视角点,可以在一张照片里面同时包揽瘦西湖的三大景观:钓鱼台、白塔、莲花桥。瘦西湖的美景,确实美如画。

钓鱼台,相传乾隆曾于此钓鱼而得名。钓鱼台巧妙地运用了“框景”手法,成为中国园林“框景”艺术的经典之作。不过我看到钓鱼台,第一眼感觉很想西游记里面孙悟空与二郎神杨戬斗法时,孙悟空变出来的土地庙。你看,旁边还有尾巴变做的一棵树,是这猢狲了!

那大圣趁着机会,滚下山崖,伏在那里又变,变了一座土地庙儿,
大张着口,似个庙门,牙齿变做门扇,舌头变做菩萨,眼睛变做窗棂。
只有尾巴不好收拾,竖在后面,变做一根旗竿。
真君赶到崖下,不见打倒的鸨鸟,只有一间小庙,急睁凤眼,仔细看之,见旗竿立在后面,
笑道:是这猢狲了!他今又在那里哄我。我也曾见庙宇,更不曾见一个旗竿竖在后面的。
断是这畜生弄喧!他若哄我进去,他便一口咬住。我怎肯进去?等我掣拳先捣窗棂,后踢门扇!”
————《西游记》第六回 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

五亭桥,别名莲花桥,是中国江苏省扬州市境内的一座桥梁,位于瘦西湖水道之上,是扬州市的地标建筑之一,是中国古代十大名桥之一,有“中国最美的桥”之称。(中国最古老的桥是赵州桥,最壮美的桥是卢沟桥,最具艺术美的桥就是扬州的五亭桥。—— 茅以升)

  • 清乾隆二十二年(公元1757年),巡盐御史高恒及扬州盐商为迎奉乾隆帝而建五亭桥。
  • 清咸丰五年(公元1856年),五亭桥毁于兵火。
  • 民国21年(公元1933年),邑人筹资重建五亭桥。
  • 1953年至1954年,扬州城建科组织对五亭桥主要柱子陷烂,构件下沉进行修缮。
  • 1990年,重修五亭桥桥亭。

五亭桥的维修历史,就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缩影,展示了扬州的兴衰。可惜没有无人机在空中航拍,无法拍出五亭桥的美

在桥上乘凉休息,碰巧遇到了一位摄影老法师。

扬州好,高跨五亭桥。
面面清波涵月镜,头头空洞过云桡。
夜听玉人箫。
————《望江南 五亭桥》

白塔晴云是瘦西湖二十四景之一,主要建筑就是一座白色的喇嘛塔,它位于五亭桥一侧。清乾隆年间按北京北海的白塔仿建。砖石结构,高30余米。该园门嵌赖少奇书”白塔晴云”石额。内设积翠轩、曲廊、半亭、林香榭等景点。
关于它的出现,在扬州民间广为流传着“一夜造塔”的传说。相传当年乾隆皇帝南巡时,感慨五亭桥畔的景色很像北京北海的“琼岛春荫”,只可惜少了一座塔,说者无意,听者有心,盐商为博龙心,便连夜用盐包堆砌而成。皇帝走后,盐商怕犯欺君之罪,花万金购买北京白塔的图纸建造了这座白塔。

湖边看到了黑天鹅和丑小鸭,愉快的划水中。黑天鹅在啄食着岸边的水草,吃饱了才去喂旁边嗷嗷待哺的丑小鸭。话说丑小鸭感觉并不丑,周围很多游客都觉得丑小鸭比黑天鹅更萌更可爱。

鹅,鹅,鹅,曲项向天歌。
白毛浮绿水,红掌拨清波。
————《咏鹅》

快逛完瘦西湖南区的时候,旅游游客们蜂拥而至。一个普普通通非节假日的周日上午,来了这么多游客,简直可怕。

二十四桥,又称为廿四桥,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,位于江苏省扬州市。现今扬州市经过规划,在瘦西湖西修长桥,筑亭台,重修了二十四桥景点。二十四桥为单孔拱桥,汉白玉栏杆,如玉带飘逸,似霓虹卧波。该桥长24米,宽2.4米,栏柱24根 ,台阶24级,处处都与二十四对应。

青山隐隐水迢迢,秋尽江南草未凋。
二十四桥明月夜,玉人何处教吹箫。
————《寄扬州韩绰判官》



不过游客实在是多,在排队上桥的路上,欣赏着炎炎夏日盛开的常春油麻藤。

逛完二十四桥,就坐着船一路北上,离开有游客的地方,前往大明寺。

你站的方位
跟我中间隔着泪
街景一直在后退
你的崩溃在窗外零碎
我一路向北
离开有你的季节
————《一路向北》

Day2-大明寺

下船以后,还有一段路程才能到大明寺。岸边的红叶非常漂亮。没想到这个季节还能在江南看到红叶,神奇。
按观赏期长短枫树可分两大类:两头红和四季红。四季红枫的叶子春夏秋都是红的(没有冬天)。两头红枫叶,它们在春天萌发出的嫩叶是红色的,然后经过1-2个月的时间,树叶变绿,到秋季经过低温的洗礼会再一次变红。

大明寺,因初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(457—464年)而得名。1500余年来,寺名多有变化,如隋代称“栖灵寺”、“西寺”,唐末称“秤平”等。清代,因讳“大明”二字,一度沿称“栖灵寺”,乾隆三十年皇帝亲笔题书“敕题法净寺”。1980年,大明寺恢复原名。

千里莺啼绿映红,水村山郭酒旗风。
南朝四百八十寺,多少楼台烟雨中。
————《江南春》

  • 隋朝仁寿元年(601年),皇帝杨坚为庆贺其生日,下诏于全国建塔30座,以供养佛骨,该寺建“栖灵塔”,塔高九层,宏伟壮观,被誉为“中国之尤峻特者”,故寺又称“栖灵寺”。
  • 唐朝鉴真法师任大明寺住持,使大明寺成为中日佛教文物关系史上的重要古刹。
  • 唐会昌三年(843年),九层栖灵塔遭大火焚毁。后经僧人募化重建,但屡有圮废。
  • 北宋庆历年间,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建平山堂。
  • 明万历年间,扬州知府吴秀重建大明寺。
  • 崇祯十二年漕御史杨仁愿再次重修。
  • 清康乾盛世,大明寺扩建为扬州八大名刹之首。清乾隆三十年(1765年),乾隆巡游扬州,改题“法净寺”。
  • 咸丰三年(1853年),太平军占领扬州,法净寺毁于战火之中。
  • 同治九年(1870),重建法净寺。
  • 民国四年(1915)全面修葺法净寺;
  • 1979年,寺庙全面维修,佛像贴金。

每一座自古而来的寺庙,其背后的厚重的历史感。也使得寺庙内存在着很多不同时期的东西,比如鉴真纪念堂(纪念唐朝鉴真法师)和平山堂(北宋欧阳修建)。

鉴真是当时淮南地区极有名望的佛教首领,他拜唐代律宗祖师道岸为师,受请东渡日本传法,于奈良东大寺设坛传戒,又创建唐招提寺,成为日本律宗初祖。
鉴真曾六次东渡,历时十年,虽双目失明而矢志不渝,在日十年不仅辛勤传法,而且把唐代绘画、书法、雕塑、医药、工艺、印刷、建筑等成就的文化带至日本,实际上是一僧团形式的文化代表团。

平山堂是北宋大学家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所建。堂前花木扶疏,庭院幽静,凭栏远眺江南诸山,恰与视线相平,“远山来与此堂平”,故称“平山堂”。堂前有联曰:“过江诸山到此堂下,太守之宴与众宾欢”,是欧阳修当年潇洒流运的生动写照。

后来苏东坡任扬州太守时,常来此凭吊,并在后面为欧阳建造了“谷林堂”和“欧阳河”。这里也有坡仙的书法大作,写的就是欧阳修的《醉翁亭记》。宋仁宗庆历五年(1045年),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,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,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。到任以后,他内心抑郁,但还能发挥“宽简而不扰”的作风,取得了某些政绩。

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,而不知人之乐;
人知从太守游而乐,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。
醉能同其乐,醒能述以文者,太守也。
太守谓谁?庐陵欧阳修也。
————《醉翁亭记》欧阳修




臣闻朋党之说,自古有之,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。
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,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,此自然之理也。
...
故为人君者,但当退小人之伪朋,用君子之真朋,则天下治矣。
————《朋党论》欧阳修

最近听宋史,正是北宋灭亡,南宋苟延残喘之际。回望宋仁宗时期的政治清明,名士众多,扬州之行回忆到的都是仁宗朝的名臣(韩琦、范仲淹、苏轼、欧阳修),不由感叹。宋仁宗时期的庆历新政,以及宋神宗时期的熙宁变法,都想要挣脱旧时代的桎梏,改革自强,可惜都以失败而告终,令人惋惜,最终也把北宋逐渐拖入亡国灭种的深渊。

Day2-个园

个园,由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于清嘉庆23年(公元1818年)在原明代“寿芝园”的基础上拓建为住宅园林。个园以叠石艺术著名,笋石、湖石、黄石、宣石叠成的春夏秋冬四季假山,融造园法则与山水画理于一体,被园林泰斗陈从周先生誉为“国内孤例”。

个园的主人是两淮商总、清嘉道年间八大盐商之一的黄至筠。十四岁丧父,家产为长兄所吞,尝试经商又遭遇失利,后经父亲友人的介绍,结识了当时的两淮巡盐御史恒宁,获得了恒宁的信任后,被推举为两淮盐商的首总。经过艰苦打拼,中年时获封“两淮盐运使”。雄厚的财力加上多年积淀的文化底蕴,被主人全全倾注到这座私家园林中,耗时10年建造,堪称扬州私家园林的代表之作。因主人爱竹,且竹叶形似“个”字,故名“个园”。

相比「寄啸山庄」(何园),我更喜欢「个园」这个名字。从古代诗书里取名字来表示自己的志向或寄托,动动嘴皮子很容易,但要取一个像「个园」这样独树一帜的有趣名字,就很难。

个园与北京颐和园、承德避暑山庄、苏州拙政园齐名,是中国园林的典范之一。

碰巧遇到小学生来风景写生。回想起当初美术课经常被占用做数学课的经历,羡慕如今的小学生,可以来这么漂亮的园林里写生。
等等,他们是周日来上课的?心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