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古代历史与人物:秦始皇(0)

喟然太息曰:“嗟乎,大丈夫当如此也!”——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

作为一名陕西放羊娃,从小对“秦”颇有好感。接触到有关秦朝的书籍、视频、动漫也非常多,因此非常喜欢秦汉时期的历史故事。大学期间,曾经在实验室和同学一起通宵看完了《大秦帝国之裂变》这部电视剧,对秦的兴趣也愈发浓厚。 有幸接触到《中国古代历史与人物:秦始皇》这门 coursera 课程,老师在详细讲解史记的同时,能够给出自己关于史记的解读与认识,让我学到了对待历史的态度。 本篇文章基于学习这门课程的相关笔记,作为秦汉系列博文的起篇。

“学习"资料:

问题: 学生的目的到底在学什么? 技能?知识?人生态度?管理方法?其他?

老师的观点是:学“生”。所学即为了生。

  1. 个人
    • 如何在这个世界上活下去?
    • 如何好好的活下去?
    • 如何活出自己想要的,有意义的人生?
  2. 让你所爱的人好好的活下去
  3. 扩大你所影响的范围。

做事情的态度: 做一件事要有做一件事情的好处。看一本书要有看一本书的好处,上一门课,要有上一门课的好处。 天下没有比浪费自己/其他人生命最大的罪恶了(珍惜自己的生命,思考和懂得自己要做什么)。

关于答案的态度: 在人文的世界里没有标准答案,只有好答案和更好的答案。不要总想着有标准答案。

这门课的目的: 不是考察学生对老师的答案的记忆能力。而是借由这门历史思辨课,来锻炼学生们的思辨能力。思辨问题的能力。

学生和历史教育的关系: 中学生: 接收灌输的知识。 大学生: 学会问问题。问一个对的问题,问一个好的问题。 人生有好的问题,但未必有好的答案。但是想要得到好的答案,必须从好的问题开始。

学历史的目的: 利用古人的智慧来启发自己的智慧。看自己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,又该如何去面对这样的时代。

巨变:这个时代的人们,常常活在价值观的迷茫和混乱之中。(如今亦是如此)

第一次巨变:仰韶到龙山。 人类社会是聚落。从人人平等,祥和的聚落变为战争遍地,产生贵族阶级,产生上中下等级聚落。 夏商周(血缘决定政治和社会地位),这样世代传承不变,社会及其稳定。但个人很难改变自己的命运(出身即命运)。这个时代维系社会稳定是靠”礼“。

  • 礼运
  • 洪范(法律的根源标准, 指定法律的源头, 决定法律为谁服务)
  • 法治(依靠法律维持社会的稳定)

第二次巨变:战国到秦汉。 礼坏乐崩, 贵族阶级不断腐败。三代贵族依次被推翻, 秦又灭了六国贵族,统一天下。不过自己的贵族也很快就倒台了。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”, 一个底层农民都了解这个道理,贵族血缘逐渐淡化。 新的阶级”儒官士大夫”出现,在朝为官,在乡为绅,支撑着这个文明(文化必须依靠一个阶级来支持和发扬)。

第三次巨变:”儒官士大夫“阶级在鸦片战争以后逐渐消失。 我们大学生进大学,也是学习的西方的科学体系。我们所要面临的问题:如何用我们的文化来面对这个新的时代?

  • 前期:救国图存。
  • 后期:富国强兵。

开课的意义: 讲第二次巨变的人物(孔子,秦始皇,汉武帝),都是讲述他们在第二次巨变如何应对,如何找到新的出路。 而作为第三次巨变的人,我们应该借鉴前人们的思想,思考自己未来的出路。

个人认为钜变还没有结束,这位同学所说的,只是钜变的一个阶段结束而已。正如老师在课上所言,我们这一代没有经历“救国图存”的前期钜变(20世纪),但我们正在经历“富国强兵”的后期钜变(21世纪)。 中国为什么在前期要推翻旧的传统文化,部分原因是由于当时的旧思想不适合“救国图存”这一目的。很多前辈们不也是前赴后继的去外国,去学习西方思想,想要利用西方思想改变当时的中国吗? 虽然前辈们利用西方的思想,的确改变了中国很多,也最终实现了“救国图存”,但是不代表中国已经度过钜变,度过危机。 我看到的,是在我所生活的这个时代,出现了很大的精神危机。正如上面一位同学所言,“周围尽是迷茫的一代人”。很多人从小开始不清楚自己学习的意义,长大不知道自己工作的意义,生活的意义,他们总是按照父母,老师,领导的指示做事情,更缺乏这门课所关注的思辨能力。 我们丢掉了很多古代传承下来的思想,打着先进科学的旗帜,却使得我们内心很脆弱,相比前辈们,我们没有多少值得信仰的东西。 现在可能暴露的问题不大,但是如果时局再次动荡,这样的人们是否能够支撑其整个社会,整个国家呢? 因此作为这一代的中国人,我们不光要想着如何“融合”外来先进文化,更要想着继承和发扬曾经不被重视但仍有宝贵价值的文化。不可想着完全抛弃传统文化,全然接收西方思想。中国传统文化已经在我们身上扎根,影响我们的为人处世之道。

古人重视历史教育,是因为历史有很强的实用性,历史学是培养各种领袖的必备教育。稽其成败兴坏之理(考察前人们成功、失败、兴起和衰落的规律和道理)。

而目前的教育,是供应工业革命以后的人工需要,强调生产效率。这是一种培养工匠,而非领袖的教育。 这样的教育方针,使得历史的教育成为短时间的灌输式记忆(死背时代的人名/地名),而非长期细致的思辨式教育。(历史人物是如何选择,如何做出抉择,为什么要这样做…) 这样的教育,使得很多人对历史没有兴趣,这样使得社会上培养出很多的专业工匠,而非博学宏观的领袖人才。

这里举了一个例子:

唧唧复唧唧,木兰当户织。不闻机杼(zhù)声,惟闻女叹息。

这里的唧唧,课本上的注释是织布机的声音,但是后面就讲到,听不到织布机的声音。。 (当初竟然没有质疑过,只是埋头死记硬背。看来自己当初没有独立的思考。但是反过来,也可能是木兰日常就是织布(天天都能听到织布声),今天没有织布,而是在叹息(磨刀霍霍),才引起了爷娘的注意。这样的理解也未尝不可?)

以前的教育,使得我们过于追求标准答案,而放弃的思辨能力,思考问题的能力。生活是没有标准答案的。

那什么才算是有用的历史教育呢?

人二三十年读圣人书,一旦遇事,便于里巷人无异...何也?
只缘读书不做有用者看故也。
观史如身在其中,见事之利害,时之祸患,必掩卷自思,使我遇此等事当作何处之。
如此观史,学问亦可以进,智识亦可以高,方为有益。——吕祖谦 宋

读历史的第一目的是启发自己的智慧。利用历史的实例来磨练自己的智慧,类似磨刀石一样。但是磨刀石不能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,只要刀可以。

左宗棠语:读书时,须细看古人处一事,接一物,是如何思量?如何气象?及自己处事接物时,又细心将古人比拟。设若古人当此,其措置之法,当是如何?我自己任性为之,又当如何?然后自己过错始见,古人道理始出。断不可以古人之书,与自己处事接物为两事。

《荀子•议兵》: 齐人隆技击,其技也,得一首者,则赐赎锱金,无本赏矣。是事小敌毳则偷可用也,事大敌坚则焉涣离耳,若飞鸟然,倾侧反覆无日,是亡国之兵也。兵莫弱是矣,是其去赁市佣而战之几矣。魏氏之武卒,以度取之,衣三属之甲,操十二石之弩,负服矢五十个,置戈其上,冠带剑,赢三日之粮,日中而趋百里。中试则复其户,利其田宅,是数年而衰而未可夺也,改造则不易周也,是故地虽大其税必寡,是危国之兵也。秦人其生民也陿阸,其使民也酷烈,劫之以势,隐之以阸,忸之以庆赏,䲡之以刑罚,使天下之民所以要利于上者,非斗无由也。阸而用之,得而后功之,功赏相长也。五甲首而隶五家,是最为众强长久,多地以正。故四世有胜,非幸也,数也。故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,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,秦之锐士不可以当桓、文之节制,桓、文之节制不可以敌汤、武之仁义,有遇之者,若以焦熬投石焉。

齐国的军队的将士,是靠斩杀敌人的首级来谋取利益。这样的军队,遇到小的敌人还可以打打,遇到比自己还强大的军队,将士们看到无法谋利,就会逃跑。(齐国:雇佣兵)

魏国的军队,采用严格的募兵制度。征兵需要体检,检查合格者方可当兵。当兵即赏赐各种奖赏。(魏国:募兵制)

秦国的军队:军公爵制度,有军功者有赏赐(商鞅变法)。军功使得平民百姓也有了阶级跃升的通道,士兵作战积极,可谓虎狼之师。 思考:为什么其他国家不采用军公爵制度? 原因很简单,学不了。因为秦国采用军公爵制度,有军功则赏,无军功则无赏(还无法享受高级待遇),会得罪社会上很多的贵族阶级,既得利益阶级。因为军公爵制度就是剥夺了他们当时自认为合理的权利,让平民百姓也有机会和他们这些原本的贵族阶级平起平坐。“商鞅最后被车裂以平息贵族阶级的愤怒,但是却继续执行这套变法,正是秦惠文王的智慧之处。”

秦国的军事为什么强大? 秦国用的是“军功爵制,奖励耕站,整个国家改造成为一个军事化国家。军功者方可获得土地爵位财富。 ”

秦国能够百战百胜,不在于他能变法,而在与六国不能变法。六国无法适应时代,必将被时代所淘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