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

目录

个人网盘选型

目录

要把一个鸡蛋放在三个篮子里呀!

iCloud 的不稳定

之前个人笔记是通过 obsidian + iCloud 来同步的,后来又额外加上了 git 插件,将笔记推送到 github 的私人仓库备份。iCloud 负责苹果设备之间的同步,git 只负责备份,各司其职。我经常会在2台电脑(工作电脑和家里电脑)之间来回切换,所以需要频繁的进行同步。用久后发现了 iCloud 同步存在几个问题:

  • 同步不稳定,有时候会莫名其妙的同步失败,表现是 iCloud 同步一直在转圈圈。
  • 不主动同步,经常是需要我打开软件,或者打开 iCloud 文件夹,才会主动同步。但是我打开 obsidian 软件时,已经要开始记录笔记了,怎能等同步完成呢?
  • 同步数据丢失,这一点是接入 git 以后才发现的,表现是要么出现两个重复的笔记,要么一些笔记就莫名奇妙被 iCloud 删除了。

网上调研之后,发现 iCloud 丢失数据还不只是我遇到的问题,很多人都有类似的问题。之前还以为是用户自己用法的问题,直到如今亲身经历,才发现 iCloud 对于多机同步数据,似乎没有很好的处理。

这让我不得不思考个人笔记的同步策略,以及个人数据的安全性。

个人网盘选型

由于我是苹果全家桶用户,所以 iCloud 是首选的同步方案。但是 iCloud 的同步不稳定,经常出现数据丢失的情况,所以需要一个备份方案。

  • iCloud 存储常用数据+备份数据,仅用于多设备间的简单同步及备份,可接受数据丢失。
    • 优点:苹果全家桶用户,使用最方便。
    • 缺陷:同步不稳定,可能出现数据丢失。不要把核心数据只存在 iCloud 上。
    • 容量:iCloud 200GB,土耳其区订阅。
  • Dropbox 存储个人核心数据,支持版本控制,用于实时同步的个人网盘。
    • 优点:同步稳定快捷,支持版本控制,天然的同步盘。
    • 缺陷:免费容量只有 2GB,需要付费扩容。
    • 容量:淘宝分享大法,永久扩容到 18GB,满足核心个人数据的存储容量需求。
  • Google Drive 存储存档数据,长期不用的冷数据。
    • 优点:免费容量 15GB,支持版本控制。
    • 缺点:使用体验一般,没用 iCloud / Dropbox 方便。
    • 容量:两个账户,各15GB,存储压缩加密的归档数据。
  • Obsidian 存储个人笔记知识库,iCloud + Git 同步。
    • 仍使用 iCloud 进行设备间同步,但需结合 git 插件,将笔记推送到 github 仓库,实现版本控制。
    • 不再使用 Git Commit All Change 一键提交,避免 iCloud 丢失数据,每次 git 提交都要手动检查。以 github 数据为准。

3-2-1 备份原则

  • 3:存储 3 份完整文件,一份原件加上两份拷贝。
    • 原件:电脑/手机数据;
    • 两份拷贝:线上网盘(iCloud/Dropbox/GoogleDrive)+ 线下NAS(Raid 1)
  • 2:将文件起码保持在两种不同的介质上。
  • 1:将一份拷贝保存在异地。